赞助论坛
  • 2128阅读
  • 0回复

关于数字地面波电视发展规划及部分政策(二) [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asd2014  

级别: 公爵会员
发帖
38385
精华
0
金币
84336
威望
37
贡献
206
好评
256
注册
2016-03-23
楼主    asd2014 发表于: 2016-12-04 19:18:14 

   [size=3][color=#ff0000][b]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规划思路[/b][/color][/size]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为全民免费提供地面广播电视服务。全面推进地面广播电视数字化,实现传播手段的创新,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内容丰富的全国各级电视节目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不断提高地面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的节目数量和收视质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收视权益,推动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基本原则
   按照中央提出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要为全民免费提供广播电视服务,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坚持全国统一规划,实行分级建设,分阶段逐步实施;坚持共用共享,充分利用现有无线台站资源;坚持“模数同播”和等效覆盖,优先将现有地面模拟电视节目以地面数字电视方式同时播出,保证现有节目的地面数字电视覆盖范围不低于模拟电视;鼓励在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的地区使用地面数字电视方式播出本地电视节目。
   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完成后,原有模拟电视频道主要用于继续免费提供高清、3D等其他更多电视节目的地面数字电视方式覆盖。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基本建成,提供中央电视台第一套、第七套和本省第一套、本地第一套电视节目等高清、标清公共服务节目,地面数字电视综合覆盖率基本达到现有模拟电视覆盖水平,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基本普及,更多的中央、本省、本地农业科教类电视节目和少数民族语言节目等其他电视节目进入地面电视频道,通过高、标清方式为城乡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多套高质量的节目,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地面模拟电视信号停止播出,地面电视实现由模拟到数字的战略转型。
  (四)规划思路
  发展地面数字电视,要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出发点,统筹城市与农村,统筹东、中、西部地区,统筹高清电视与标清电视,并且综合考虑各套节目的覆盖范围、接收终端普及程度以及覆盖网建设等相关因素,围绕到2020年实现地面电视由模拟技术体制转为数字技术体制的总目标,按照以下思路有计划分阶段地积极推进。
  第一,优先发展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兼顾移动电视。地面数字电视覆盖主要用于传输基本公共服务的电视节目,满足广大群众固定接收的要求,同时也可兼顾移动电视服务。按照中央、省、市、县的顺序,首先安排纳入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的中央第一套、第七套和本省第一套、本地第一套以及中央新闻频道等公共服务节目。在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的地区,在频率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可利用地面数字电视优先播出本地电视节目,不断丰富当地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的形式和内容。
  第二,优先开展模数同播,积极开展高清电视服务,尽快将现有地面模拟电视频道以地面数字电视方式同时播出。在技术标准上,地面数字电视节目信源编码采用国家标准。鉴于现有地面模拟电视用户均为固定接收用户,本规划主要要满足固定接收,高、标清节目同播的接收质量,采用较高码率的工作模式。同时,加快推广高效编码技术。
  第三,分区域、分阶段推进规划的实施。按照大、中、小城市及农村的顺序分阶段推进规划的实施,同时也鼓励在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开展地面数字电视服务。
  在覆盖网建设上,首先进行与电视节目模数同播的基本覆盖,再进行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络优化工作,优化完成后,保证地面数字电视的覆盖范围不低于本地现有地面模拟电视广播水平。
  第四,规划实施后逐步实现地面电视数字化。在完成地面数字电视规划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和接收的有关情况,在确保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前提下,分区域、分节目、分阶段逐步关闭地面模拟电视信号。
  地面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完成、模拟电视信号关闭后,原有模拟电视频道主要用于提供更多的高清、3D地面数字电视公共服务,以及中央、本省、本地农业科教类电视节目和少数民族语言节目等其他更多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