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论坛
  • 5508阅读
  • 0回复

论发烧的技术[音响爱好者] [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阿东  

发帖
783
精华
10
金币
3075
威望
21
贡献
29
好评
17
注册
2008-01-05
楼主    阿东 发表于: 2008-03-25 09:37:17 
对发烧是一门技术这个问题,大家可能不会有什么异议。因为它本来就是通过技术的手段来实现对声音的还原和艺术欣赏的。

既然如此,那么首先就必须考虑如何真实再现声音的问题。现代的Hi-Fi音响技术认为,理想的器材应该是一套忠实于原声源的无差别系统,无论在质感、声场、动态、音量、音域等各方面的重放都要恢复到与声源一致,使对艺术的欣赏者获得与录音时一样的声响效果。因此,真正的Hi-Fi音响器材和其工作环境对全音域而言,必须是纯线性的、无失真的。 现代音响技术主要包括:声音的录制编辑技术、信号存贮技术、信号转换技术、放大技术、控制技术、建筑声学技术。以此为据谈发烧,我认为对发烧友而言应当包括以下几种发烧的方式:

制作与摩机
就它的发展来说,可以说是历史最"悠久"的了。在半个世纪前,以电子管放大器技术和电声学理论全面建立为标志的音响技术就已臻于成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放大器,双声道立体声概念已经提出,用300B推号角音箱风靡二战后的电影院,成为当时Hi-Fi的里程碑。50年代末,由于负反馈技术发展,进一步改善了放大器的失真特性,遂成为电声系统设计所追随的对象。晶体管出现以来,放大器几乎是带来了一次"革命",使Hi-Fi音响普遍进入了平常百姓之家,新的设计构思和技术应用层出不穷,随着晶体管器件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数字技术的出现,90年代Hi-Fi技术已由AAA方式完成了向DAA方式的转变,并逐步出现了向DDA发展的趋势。伴随放大器技术发展和水平的提高,整套的电声器材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扬声器、音箱、线材、声音存贮媒质、声捡拾器件、调音设备…日益完善,双声道技术已发展为多声道,使70年代就提出的全息立体声逐步成为现实。也为DIY与摩机展现了更广阔的空间。

虽然音响技术在电子技术发展中已非主流,一些技术已经成为"古董",但由于人们对Hi-Fi的追求,这些技术仍然是发烧友制作摩机的丰富财富。诚如某位音响高手所说:"为什么这种老古董技术的产品在今天仍然令那么多人着迷而不落伍?我认为其中有二个原因是不可忽略的,其一是新的音响美学不断的兴起,它带领人们从新的角度来赏玩这种古老的技术产品;其二就是这种古老技术产品的功能不在于它能在天上飞得多高、或将资讯计算得多快,它是用来欣赏音乐的。就是因为这样,我相信这种古老的技术产品就是再过五十年也不会落伍","也因为它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另一种新的音响美学来让它不落伍,因此,当要设计、生产、销售这种音响产品时,文化背景与艺术品味就变得非常重要了……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在从事音响工业时,一定会把他对音乐的认知表现在声音的特质上;也一定会把他对艺术的品味反映在造型的设计上"。

有人说用DIY与摩机来发烧是一种"工程师情结",这是有点道理的。有谁不为自己设计制作的作品实现了心中理想,达成了声音欣赏目标而激动不已呢!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它与厂家为开发产品进行的设计制作也有本质的不同,DIY与摩机是发烧友贯彻自己音响理念的一个过程,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其在成就感、目的性和收获等方面所得来的喜悦乃是不可比拟的。

同时,由于器件与材料的发展,也为发烧友DIY与摩机的奇思妙想提供了更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支撑条件,使他们在登攀Hi-Fi高峰中得到了更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