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音机不仅仅是音响设备,这类放大器还广泛用于控制系统和测量系统中。本课题介绍了一种具有收音、拾音、话筒等输入的功率扩音机的设计。通过完成本课题,要求掌握音响电路的前置级,音调级,集成分立元件功放的设计与主要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并掌握小型电子电路的装调技术。
一、 扩音机电路的原理
扩音机一般由下列三级组成:
前置放大级,可兼作频率均衡级;
音调控制级,作高低音调调节用;
功率输出级,输出足够的功率以推动负载工作。
功率放大极决定了整机的输出功率Po,非线性失真系数γ,以及-3dB带宽的下限频率.功放级可采用负反馈以改善其性能.负反馈弱,增益大,但对性能改善程度也差;负反馈强,则反之.通常根据输出功率增益的大小来决定负反馈的深度.
音调控制级决定了整机的音调控制功能,该级电压增益不是主要的,一般取中频增益Ao=1(也便于电路设计计算).但需要考虑电路中的损耗,实际略小.
前置放大级决定了整机的灵敏度.因此应有足够大的增益,并且能适应不同输入.
整机参考图见图5-3-2
(一) 功率放大级
图5-3-2电路中的功放级为分立元件、准互补推挽式OTL电路,也可用3.8节集成功放电路代替.下面仅就分立元件功放电路做介绍.电路中T5和T7组成NPN复合管,由单电源VCC供电,输出通过耦合电容C5接到负载,C5起一个0.5VCC电源的作用,T4和R9、R10组成恒压偏置电路,为末级提供一定的直流偏置以消除交越失真,R13和R15为泄放电阻,R14为平衡电阻.
推动级是由T3构成的共发射级放大器,其集电极直流负载电阻为R11+R12;C4、R12为自举电路,使T3集电极的交流负载为R15或R16.当然应有R15或R16 (R11+R12),以使本级能输出最大电压.
输入级是由T1,T2组成的共发射极组态差动放大器.
R8引入直流负反馈,以稳定输出端A点的直流电压.
R8、R7、C3引入交流负反馈,以改善整个电路的性能,同时也决定了整个电路的电压增益.
C*为密勒电容补偿,以清除高频自激.
若已知负载RL,功率Po,-3dB带宽为fL~fH ,则分立元件功放的设计计算为:
1、 确定电源电压Vcc
因为负载电压最大值为 ,则应有Vcc≥2ULM,应充分考虑到 T7和T8上的管压降及其射击电阻R16,R17上的压降,Vcc可取大些。
2、 准互补推挽电路的计算
负载电流最大值为ILM= ULM/RL,推挽管的平均电流Ic=0.319Icm,根据3.8节原理,可确定功放管。
射击电阻R16,R17一般取(0.05~0.1)RL,输出耦合电容C5应满足fL的要求,即应有C5≥1/2πfLRL。
R13,R15为泄放电阻,一般取R13=R15=(5~10)R17
R14为使Ri5=Ri6,因此有R14=R13//R17
Icm5=Icm6=(1.1~1.5) ILM/hfe7
T5,T6的输出功率为Po56=0.5ULM Icm5
由上式确定激励级T5,T6中功率三极管。
3、推动级
由激励级可推出推动级ICQ3 的大小,(R11+R12)为T3集电极的直流负载,因而有(R11+R12)=0.5Vcc/ICQ3
C4为自举电容
4、输入级
输入级有T1,T2差分放大电路组成,电路设计可参考基本放大器及差分放大器设计的有关章节。
整个功放电路中的交流反馈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反馈系数为F=R7/(R7+R8)
设为深度负反馈,则闭环电压增益为
(二)音调控制级
音调控制级的作用是控制、调节音响放大器输出频率的高低,控制曲线如图5-3-3所示。
fo=1KHZ —— 中音频率,要求增益Auo=0dB
f1——低音转折频率,一般为几十赫兹
f2=10f1 ——中音频转折频率 由激励级可推出推动级ICQ3 的大小,(R11+R12)为T3集电极的直流负载,因而有(R11+R12)=0.5Vcc/ICQ3
f3 ——中音频转折频率
f4=10f3——高音频转折频率,一般为几十千赫兹
由图可见,音调控制器只对低音频或高音频的增益进行提升或衰减,中音频增益保持不变。所以音调控制级的电路由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共同组成。常见电路有专用集成电路,如五段音调均衡器LA3600,外接发光二极管频段显示器后,可以看到各个频段的增益提升与衰减变化。在高中档收录机,汽车音响等设备中广泛应用。也有用运算放大器构成的音调控制电路,如图5-3-4所示。这种电路调节方便,元器件较少,在一般收录机、音响放大器中应用较多。
设电容C7=C8>>C9,在中低音频区,C9可视为开路,在中高音频区,C7、C8可视为短路。
当f<fo时,音调控制级的低频等效电路如图5-3-5所示,其中(a)为电位器Rw1滑臂在最左端,对应于低频提升最大的情况。其传输函数的表达式为:
5-3-1
式中, 或 5-3-2
或 5-3-3
当频率较低(f f1)时,电容C8近似为开路,此时的增益为
5-3-4
当f升高时,C8容抗减小。当f接近中频(f f2)时,C8近似为短路,此时的增益为
假设要求中频增益Auo=1(0dB),在100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因为低频提升曲线在f1~f2的频率范围内,随f的增加,Au以-6dB/倍频降低,因此可算得f2=400Hz。
由5-3-2,5-3-3式可写出
5-3-5
低频最大提升量AuL一般取为10倍,因而得
5-3-6
R8,R10,Rw通常取几kΩ~几百kΩ,阻值过大,运放漂移电流的影响将不可忽视;阻值太小,流过它们的电流将超出运放的输出能力;
5-3-5(b)图为电位器Rw1滑臂在最右端,对应于低频衰减最大的情况。其转折频率与低频提升时相同,最大衰减倍数为1/10(即-20dB)。
2.当f>fo时,音调控制级的高频等效电路如图5-3-6所示,
此时电容C7和C8可看成短路,R
w1因此也被短路,R8,R9和R10
为星形连接,将其转换成三角
形连接后的电路入图5-3-7所示。
电阻的关系式为
Ra=R8+R9+(R8R9/R10)
Rb=R9+R10+(R9R10/R8)
Rc=R8+R10+(R8R10/R9)
若取R8=R9=R10,则Ra=Rb=Rc=3R8
因为Rc跨接在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对控制电路无影响,故可将它略去。当Rw2滑臂处于最左端时为高频提升最大,等效电路如图5-3-8(a)所示。因为当Rw2滑臂处于最左端或最右端时,Rw2对控制电路无影响,故等效电路中可略去。
高频提升时,由图5-3-8(a)得其增益函数为:
5-3-7
式中, 5-3-8
与分析低频等效电路的方法相同(从略),得到下列关系式:
f<f3时,C9视为开路,此时电压增益为:
5-3-9
f>f4时,C9可视为短路,此时增益为:
5-3-10
假设技术指标中,给出中频增益Auo=1(0dB),在10k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即可算出f3=2.5kHz。由式5-3-8可得
5-3-11
可得:
电阻R11,C9均看由公式推出
当Rw2电位器滑臂滑向最右端,电路为高频衰减,等效电路如图5-3-8(b)所示,与高频提升高效电路相比较,由于Ra=Rb,其它元件值也相同,所以高频衰减的转折频率与高频提升的转折频率相同,而高频最大衰减为1/10(即-20dB).
(三)、前置放大级
前置放大级需要有足够的放大倍数,还要求对不同的输入信号有不同的灵敏度。
拾音 拾音通常是指用电唱机放唱片时,由电唱机中拾音器所输出的信号。录制在唱片上的音乐信号,由于技术和工艺上的原因,往往进行了一些预失真处理。一般是对信号中的低频部分作了一定的衰减,而对高频部分则作了一定的提升,如图5-3-9中的预失真处理曲线所示。因此将唱片重新放送出来时,就要对这种预失真进行相应的补偿,才能恢复音乐信号的原来面目。由于目前唱片的转速有四种,即78,45, 和 转/分,而电唱机中所用拾音器又有电磁型和晶体型等几种,因此所要求的补偿是不一致的。对于转速为 转/分,且拾音器为电磁型的而言,所要求补偿的为图5-3-9中实际补偿曲线所示。
设计电路时,实际补偿曲线常用四段折线来近似,如图5-3-9近似补偿曲线所示,近似补偿曲线有三个转折频率分别为51Hz,510Hz和2120Hz,斜线的斜率为20dB/ 十倍频,这种补偿电路称为频率均衡电路,简称EQ电路。一些高级的扩音机分别对不同转速的唱片采用不同的补偿电路,并用波段开关来分别选用,在此就不再介绍。
话筒和收音 话筒是指直接由话筒将声音信号转换后输出的信号,收音是指收音机中检波后输出的电信号。对于这些信号,扩音机通常应当具有比较平坦的频率特性,以便高保真地放大。
1. 话筒输入(k与1相连)
当开关置1时,即为话筒输入,该前置 级为一同相放大器,根据灵敏度的要求,可确定其放大倍数。
5-3-12
R18=R17
5-3-13
隔直电容C11的容抗在下限频率上仍应远小于电阻R19
2. 收音输入(k与2 相连)
电路与话筒输入相同
在话筒和收音输入的情况下,因为反馈网络为纯电阻性,若运放为理想器件,则放大器具有平坦的频率特性。
3. 拾音输入(k与3相连)
若拾音输入时,由图5-3-9已知实际补偿特性曲线可用四段折线来近似,它的三个转折频率分别为f1=51Hz,f2=510Hz,f3=2120Hz,要实现这一具有两个极点和一个零点的特性,可以在运放的反馈电路中接入 C12,R21和C13,R22共四个元件,增益函数为:
5-3-14
式中 ,
考虑到ω2>>ω1,即 C13R22<<C12R21 , 并让 C13<<C12 ,R22<<R21
则ω2的表示式可简化为
中频(ω2<ω<ω3)时的增益为
5-3-15
根据给定技术指标,很容易由5-3-14、5-3-15式确定各元件值。
前置级输出信号由电位器取出信号送入音调级,该电位器起到调节整个扩音机音量的作用。
三 .设计任务
1. 基本题
设计一扩音装置,要求达到以下技术指标:
①额定输出功率 P0 8W
○2负载阻抗 RL=8 (扬声器)
○3上、下限频率 fL=60Hz fH=10kHz
○4音调控制范围
低音 100Hz±12dB
高音 10kHz ±12dB
○5失真度 <3%
○6输入灵敏度 时, V
○7输出零点漂移
2.提高题
○1~○5项技术指标与基本题相同,○6话筒输入,灵敏度 ; 拾音输入,灵敏度 ; 收音输入,灵敏度 。
○7设计至少有五位电平显示,尽量采用集成器件完成,器件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可通过查阅资料完成。
○8失真度 <1%
四.安装调试步骤
㈠安装提示
1. 扩音机功率较大,不适宜在面包板上工作,因此可选择通用板进行焊接。注意功率放大管上应装散热器。
2. 在进行元件布局和走线时,应使连线尽可能短而直,否则不仅易产生自激,且难以清除。
3. 若运放用通用型741时,其静态电流按2 mA计算。
4. 为安全起见在电源电路中应接入保险丝。
㈡调试
前提:保证所用元件值正确,器件完好,连接无误。无虚焊。
采用逐级调试,分别调整,测量。最后进行整机试听。试听时,应能明显听出高,低音调的变化。音量大小可调节。敲击电路板应无声音间断和自激现象。
五.思考题
1. 小型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法有那些异同点?
2. 如何安装与调试一个小型电子线路系统?
3. 若电路出现自激振荡现象如何解决?
4. 若进行了该课题的设计,要求测量噪声电压,输入灵敏度,及整机效率。应怎样正确测量。
六.仪器与器件
仪器: 稳压电源 一台 毫伏表 一台
信号源 一台 失真度仪 一台
运放测试仪 一台 三用表 一块
器件: 分立元件功放器件: 大功率管 2只
中功率管 2只 小功率管 4只
或 集成功率放大器 一只
电阻,电容 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