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继11月8日央视广告招标126亿元再创新高之后,第二天在石家庄召开的广电总局科技委八届四次会议上,传出“总局正在对中星9号直播星定位进行重新研究”的消息,有媒体报道称“直播星商业运营或明年元旦启动”。
无疑,这是又一则能够引发行业板块强烈震动的重大新闻。
直播星进程
在今年3月23日的CCBN数字技术未来系列论坛的一场对话中,笔者曾做了一个预测“今年直播卫星的商业运营有可能启动,有可能针对农村。”目前来看,今年实施的可能性不大,但估计也不会太久了。
简单回顾一下我国直播卫星的进程。
2006年10月29日,我国第一颗直播卫星“鑫诺二号”发射升空,但因主电池板未能打开而成为太空垃圾。
2008年6月9日,“中星9号”成功发射。《中国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村村通”系统技术体制白皮书》指出,“中国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村村通’系统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的重要项目之一,旨在采用直播卫星技术扩大我国农村地区广播电视覆盖,解决全国已通电但广播电视不通达的20户以上自然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问题,是一个公益性节目平台,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时采用清流不加密方式传输,提供45套电视节目。
2008年12月,广电总局进行了“村村通”一期招标,共招标369.8万套接收设备。
2009年初,直播星地下“黑盒子”市场开始萌动,并迅速蔓延,对有线电视形成了不小的冲击。
2009年10月,二期招标采用了CA加密方案,共招标865万套设备。
2009年12月27日,广电总局对“中星9号”直播星进行加密升级;2010年1月4日,中星9号开始发送加密信号;1月27日,进行了第二次加密。此后,加密与破解之战还往复了多个会合。
2010年7月,三期招标65万套设备。三期招标共计招标近1300万套卫星接收设备,解决了边远地区农牧民无法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
中广互联曾对直播星地下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调查过程中,业界各方呼吁直播星启动商业运营,建议采用“疏”而非“堵”的政策。
2010年11月9日,直播星将启动商业运营的消息传出。
直播星商业运营格局浅析
如果这一消息属实,将会给业界带来怎样的影响?笔者在此做几点粗浅的分析,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服务范围方面,主要面向农村。“村村通”工程是对贫困地区的公益性服务,类似于政府补贴,而在补贴范围之外,还有很多农村的老百姓看不到电视、看不好电视,而又有一定支付能力,并有较强烈的愿望收看电视。这一点从不少地方开展地面数字电视收费服务即可看出,农村市场大有可为。直播星面向这些人群开放付费接收服务,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2、运营主体方面,估计仍以央视为主导。地方的运营相当重要,包括机顶盒销售、收取收视费、维修维护等等。据说为缓解直播星与有线电视的竞争矛盾,当地有线电视运营商可负责直播星的本地运营。
3、中星9号的功率足以让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可以收看,那么其开放的范围能否控制在规划的农村而不进入城市?据说,目前正考虑与移动运营商合作,通过移动基站数据对机顶盒进行定位,超出设定范围的,机顶盒将进入自动保护状态而无法提供正常的收视服务。采取这一方式的移动通信数据流量费谁来支付是一个问题。此外,这一方式被破解的难度有多大?毕竟之前的地下市场已有前车之鉴。
4、内容方面,除了原来的48套节目之外,预计央视的3、5、6、8将加入其中。今后高清电视乃至付费频道,都有加入的可能。
5、直播星面向农村的商业运营启动之后,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预计将受到抑制。城市的有线电视比较发达,地面数字电视空间不会太大,而农村市场将被直播星基本上填满。
6、直播星与各地有线目前的合作模式,在下一步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之后,是否会依旧保持这种合作的格局?作为地方广电部门而言,当网络“被”整合之后,是否会拿回直播星本地运营的权利,以直播星对抗有线?类似的事情,在各地已有先例,一些地市、县的网络被整合到省里之后,开展地面数字电视收费服务继续耕作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7、目前获知的面向农村市场的所谓直播星商业运营,应该说还并非严格意义的商业运营,算是在129号令调整未定、在有线与直播星竞争环境尚不充分之时的权宜之计吧。真正的商业运营,是像美国那样的完全开放,有线与卫星的竞争异常激烈。目前的方案估计会受到绝大多数有线运营商的欢迎,但也丧失了因竞争而提升各自服务水平的契机。或许,目前还是从好的方面去理解更适合,在三网融合大兵压境之时,此举算是内部联合一致对外。
8、商业运营,自有商业的市场规律与规则。长远来看,目前的卫星、有线“结盟”方式是否能够长久?一旦129号令修订,直播星市场完全开放,结盟兄弟的分道扬镳或许在所难免,毕竟公司是以盈利为目标的。如果面临这样的格局,有线网络有何应对措施?直播星的运营主体是否应更广泛地考虑国家几家大媒体集团的整体利益?毕竟央视招标再创新高,并不能反映整个行业收入结构的改善。届时,三网融合进程不知到了哪一步光景?但接入网络宽带化甚至光纤化之后的IPTV、网络视频和互联网电视,估计与有线电视、直播卫星,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视频服务竞争新格局。
关联新闻
本周,还有两条重要的新闻,与本文主题不无关系。
11月9日,中国电信与闪联及联想、创维、中兴、华为、聚晖等终端厂商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共同发布了包括翼视通产品和系统在内的三屏互动创新应用。同时,中国电信透露了其视频业务的发展情况,并表示,中国电信的目标是要成为全国最大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视讯服务提供商。
近日,CableLabs发布首个TV Everywhere技术规范。在前文所述的“全新的视频服务竞争新格局”即将到来之际,中广互联编辑王宇综合多个来源的资料编译的这篇文章建议广电业界朋友好好阅读一下。
中广研究(中广互联旗下研究机构)高级分析师林起劲认为,TV Everywhere是由时代华纳有线(TWC)和Comcast等公司联手推动的一项计划,作为美国版的“台网联动”,对处于三网融合困局的中国广电行业具备很强的借鉴意义。在面临Google TV和Hulu为代表的互联网OTT TV大举进攻的形势下,TV Everywhere计划作为一场规模宏大的自卫反击战,站在整个电视媒体产业的战略利益角度上,以一种连锁俱乐部的形式将众多电视内容提供商、有线网络运营商结合在一起,将其在视频领域的联合优势从有线网络向互联网延伸。特别值得重视的是,OLCA规范为TV Everywhere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保证的同时,大量采用了现有的互联网WEB标准协议,这种在技术上拥抱互联网,并将其纳与原有商务模式紧密结合的战略态度,对中国广电企业最具借鉴意义。
对于中广研究称之为“美国版台网联动”的TV Everywhere计划,我们将在12月8日的第三届广电行业发展趋势年会上,介绍我们的研究成果,并在对广电业界进行望闻问切之后,开出一剂应对三网融合挑战的药方。这个方子的药还在熬制之中,能管多大的用还不敢说,但我相信一定会给业界带来一些有价值的思考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