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论坛
  • 4037阅读
  • 0回复

求各位师傅帮忙,奇特的图像故障 [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级别: 中级会员
发帖
264
精华
0
金币
551
威望
2
贡献
1
好评
1
注册
2010-10-07
楼主    646740507 发表于: 2011-09-27 14:36:46 
机型为SF2166K. 芯片为LA76931   场块为LA78040 行管是小型号的那种,
故障现像为下图那样,好像是像场线性不好,图像拉稀,像下图一样, 但冷机时是好的,要放半个小时才出现,亮度高时稍微好一点,调暗时更加严重, 有时下部好上部有故障,   场块换过了,电压110V   200V   26V 都正常,   讲高手帮忙?


[size=6][color=darkred]
[u]通过用热风枪对电路板进行局部加热,最后发现为行推动部分有故障   (图像有纹波,重影) ----------故障元件在下图
下面有些资料给大家看看,     希望小小的总结对大家以后的维修带来帮助[/u][/color][size=6][/size][/size]

锯齿状图象的故障原因
首先谢谢前面六位朋友的回复. 看了前面六位朋友的回答,我想,我们许多朋友包括我对此一故障的成因还不是特别的清楚,这可能导致大家再遇到此类故障时多走许多弯路.甚至陷入困境.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前面冬日管理员专门发了讨论贴,说明论坛也认为有必要把此问题搞清楚. 先告诉大家,该故障的原因是H AFC电路中,TA8759 36脚的C333(2.2UF)变质所导致.也就是选择答案中“D”。 我想在此谈一下我的看法,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吧,说的不对,请大家指正. 康佳T2113彩电小信号IC采用TA8759,它的行电路和TA7698相似.其36脚功能图纸标注为AFC-F.我理解为行频自动控制,此处的”F”就是频率。36脚外接R344和C333串联后接地。R344和C333构成了低通滤波器,把行逆程脉冲和行同步脉冲的比较电平变成平滑的直流电平,来控制行振荡频率,使节目与电台同步,这些概念技术书籍上都有。很容易查到。但该原理成立的前提是H AFC电路正常。 现在的问题是,故障机图象很稳定,只不过呈现锯齿状,这就不能用教科书上的解释来阐述了。因为故障图象并没有失步。那么锯齿状图象又是为何呢? 我们知道,行同步的实质是控制行振荡脉冲前沿的产生时间,如果使它推迟,则振荡频率降低,反之,振荡频率升高。完成此控制任务的就是H AFC的直流电平。由于正常机器的H AFC的直流电平的变化是很小的。所以如果节目中出现的是一条竖线,反映在屏幕上也是一条竖线,真实的再现了节目的原貌。 我们假设,如果人为的给行振荡一个直流电平,保持不变,那么会出现两种可能,一种是本机振荡频率高于节目的行频,一种是低于节目的行频。但绝不会出现锯齿状光栅。显然,导致出现锯齿状光栅说明加给行振荡的不是直流电平。 现在问题来了,既然由于C333变质(不讨论那些参数改变),导致加到行振荡上的电平不是直流电平,为什么没有改变行振荡频率,却使图象变成了锯齿状了?我认为有两个问题需要搞清。 1。尽管H AFC电压由于C333变质是锯齿状的,但它从总体上看并没有改变正确的行频。从图象上行不失步就可以看出。冬日管理员的帖子上的图片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这是毫无置疑的。不需要讨论。如果切断行输出返回的比较信号,那才真正导致行不同步呢。这可以说明H AFC尽管不是稳定的直流电平,但它的平均值仍然符合行振荡的要求, 2。当H AFC中的C333变值后,它使H AFC变成了锯齿波,所改变的是行振荡的初相角。也就是说,它使每一行扫描线的起始时间不相同,所以在屏幕上就出现了锯齿状的图象。进一步说,一部分扫描线提前,一部分滞后。与节目提供的行同步信号比较,故障机的行频始终在高与低之间变化。但大体看来,它仍然与节目是同步的。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得出结论,H AFC低通滤波器中的电容如果损坏,可导致图象出现锯齿状。但不会导致行失步。除非电容短路。它和由于供电电源纹波大导致的图象扭曲还是有区别的。区别是,H AFC滤波电容导致的是稳定的扭曲,其锯齿大小比较相近。而电源导致的是不稳定的,它会随图象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以上的分析仅是一孔之见,没有理论书籍作为依据。所以分析的不一定对。希望不要误人子弟。欢迎同行发表高见。3楼的朋友提供了论坛关于此故障的讨论的链接。看看会有很大收益。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