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听说又有了一种新的CBS2格式的高清机,高清发烧友当然不能错过。其实这款IP2000HD机器去年下半年就已出现,是做为华人直播系统的无卡机器的面孔出现的,这也是它指定和唯一一款专用机型,因为市面上的机器都不能解它这种独特的CBS2格式,甚至普通机器连信号都显示不出来。据说这款机器很容易死机,所以迟迟没有动手购买,最近又听说机器性能有了较大的改善,忍不住出手购入一台来把玩。
出乎意料的是机器的包装如此简洁,中性风格包装,盒上只印有WinBox IP2000HD字样,包装内部也很简单,只有一台机器和一只遥控器,其它什么说明书、连接线之类的附件均无,不过机器看上去很小巧,见到它使我立刻想到了一款日本124/128的专用标清机一索尼的DST—SP5,简直是如出一辙:白色外观看上去很洁净,中间是彩色液晶显示屏,左侧是一个待机按钮,右侧侧是节目的上下顺序选择键,其实常用的按键也就这三个。中间镜面的前面板可以打开,原来里面还隐藏着这么多按键:最引人注目的是前置的两个USB接口,莫非此机能播放高清文件?右侧仍有一个CA插座,尽管本机是无卡的高清接收机。在显示屏旁边有标有V、A字样的两个按键,可能是广播/电视切换键,最左侧则是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键及中间的0K确认键,其实方向键还可以兼作节目及音量调节。USB接口右侧有一个小孔,是用于机器复位用的,这种设计比较少见,难道此机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容易死机?
小巧的机身但后面板接口却一个不少(图3):作一款为高清接收机,当然HDMI接口是必不可少的,色差输出端子也是必须有的,一组立体声音频输出,一个S端子和一个复合视频输出,一个RJ一45网络接口,光纤、同轴数字音频输出一应俱全!最左侧是一个卫星IF信号输入,怎么还打着补丁,原来这也是一款活动的调谐器,与F3系列高清机的活动调谐器相比,换活动板只要拆下两个螺丝而不必打开后盖,方便了许多。本机所配的遥控器,功能键还是很多的,但目前没有多少能用。据说该机器有2种,前期出的是黑色外观,近期出的是白色外观,机器配置都是一样的,只是颜色的差别,也许是商家发货有误,白机配了个黑遥控,不过能用就行了。本机与F302+放在一起的照片,黑白分明,可见本机确实非常小巧。
按照惯例,还是要看一下本机内部的配置,拆卸本机也相当简单,卸掉后面板上的两颗螺丝,向后面一抽上盖就拿掉了。后面板上只有两颗螺丝是如何固定上盖的呢?原来两侧包括后面中间部位都设置了限位装置,使上盖与其它部位严丝合缝,其结构类似于航科机器的设置。就是本机内部的电路布局。
本机内部由一大块主板、活动调谐板、电源板及前控显示板组成,主板整体做工不错,我们先来看一下活动调谐板。本机的活动调谐板,与F3的活动调谐板不同之处在于:1、本板小巧了很多;2、拆装也很方便,不必打开机壳。这块板同样采用了夏普的调谐器,不过解调部分是外置的芯片,与主板接口同样采用了类似于IDE接口的双排40针插座。活动板上的核心就是WLD5128,传说中的CBS2解调芯片WLD5128一CBS2的特写,这个80脚的芯片,在网上找不到更多的资料。但推测是WIN LEADER公司开发的一种新的调制方式,其水平与DVB—S2相当。
在主板上,本机的核心当然是BGA封装的SMP8655A—CBE3,这片SIGMA DESIGNS(西格玛公司的SMP8655A支持1080p全高清视频解码,支持MPEG1/2/4,VC1,H.264,WMV等多种标清、高清码流格式,8655芯片比现在流行的8635芯片速度有很大的提升,且可以支持RMVB的码流格式和高清音频输出。此芯片多用于高清播放机中,用在本机中就目前仅做高清解码而言,真是大材d、用了。
无卡CA的好处已被大家所认同,也是未来直播加密系统的方向,本机也采用了同样的方式,根据ID机号来报开续费,尽管如此,本机还是预留了一个CA插卡槽,接口芯片是大家熟悉的TDA8024T,航科系列机型及F3的插卡机也用此芯片。在主板上还有一组插座是闲置的,熟悉电脑的朋友一眼就看出来了,没错,它就是2.5英寸的硬盘接线及电源接口,其实旁边已标注了SATA l,证明本机是内置硬盘录像功能的,装硬盘的位置也已预留出来了。其实主板上还有另外一组SATA 0的接点标注,焊上相应的插座,又成为外置SATA串口硬盘录像了,但可惜的是本机的硬盘录像功能目前还没有开放。
本机的电源做工不错,用料较足,余量较大,其主电源滤波电容用到82μF,在数字机中是不多见的,两个大散热片也证明功率不小。我们在其上也找到了本机电源的标签,DC有三组输出:5V/4.3A、22W0.5A、3.3W1.8A。为什么5V输出容量那么大,显然是为机内的内置录像的硬盘供电准备的,还有就是USB接口的供电。电源通至主板的引线也比一般机器要粗很多,虽然仅三组直流电压输出,但用了8根导线,电源板上的MADE INCHINA,证明此板是国内生产的,而据说本机都是国内某厂生产的。实践证明,本机虽然上盖开有散热栅孔,但实际发热量极小,连续开机5d/时,机壳没有温升。
本机的显示屏采用的是液晶显示屏,显示内容较普通的四位七段LED数码管要丰富一些。前控面板显示屏驱动芯片为SMl628C,其实在DVD中用得比较多。液晶显示屏~般情况下是显示绿色相关字符,升级时有彩色图标出现。本机也采用LINUX系统,开机启动时间要一分多钟,显示屏最初显示boot,然后load,最后显示时间,开机后如果有正常信号,则时间自动与卫星上下载的时间信息同步,显示正确的时间。中前面的两位数字是频道号,后面的四位数是时间显示,24小时制北京时间。右上角有一个红色的电源符号,表示此时是正常工作状态,左上角是一个绿色的DVB字符,而左下角则显示HDMI字符,表示此时是使用HDMI方式输出,如果用其它方式输出,机器会自动检测到,则此处的HDMI不显示,还是很智能的。
本机在开机启动过程中,是有一个开机画面显示的,电视机左上角显示此时的输入信号是1080i/60Hz的。启动完毕后,如果天线已对准卫星,则会有节目出现。按遥控器上的OK键,则节目表叠加在屏幕上,每页显示10字节目名称,共8页,71个节目,可以用左右键进行翻页,也可以直接用遥控器上的数字键查选。在节目换台时,在屏幕下方会有~个信息条叠加在上面,上面显示节目名称,节目所在的卫星、接收参数、当前时间(月日时分),节目是否加密,以及此接收参数的信号强度和信噪比。新版华卫节目都有固定的节目号,显示节目名称的字体也很漂亮,附表给出了目前接收76.5度卫星华人直播的最新参数及节目表。
如果用本机寻星如何操作呢?虽然换台时有信号显示,但几秒钟后会自动消失,若要用本机寻星,当然要进入菜单操作了,笔者用此机寻星确实颇费了些周折。按遥控器上的菜单键,就显示出了本机的主菜单,主要包括系统设定、天线设定、电视频道、音乐频道和系统资讯5大项,可能每项下面还有子项目,至于打开菜单后显示哪个项目,主要看你上次打开菜单时,最后停留在哪个项目上了。显然上次浏览关闭前是系统资讯菜单,这里主要显示的是一些本机版本信息:固件版本是O.96,CAS版本是V4.00,下列罗列的则是活动调谐器是否被启用,这里只有CBS2被应用,其它的都是Absent(没有被启用,缺少硬件),若要寻星,当然要将光标移动到天线设定项目上了,这里菜单都是繁体中文显示的,节目名称当然也是繁体中文的。
天线设定包括两个子菜单:高频头输入和频段设定,台湾的有些词语说法和我们内地可能不同,但所要表达的意思我们一看就知道。高频头输入其实就是设置LNB的属性:这里可以选择DiSEqc的设置开关,是什么版本;高频头有LNB1~10可选,解调标准中有很多选项,我们还是选择最多的CBS2+DVB—S2,高频头类型选择垂直水平型。本机做为华卫专用机,当然不仅仅用在76.5度卫星上,因为华人直播也在其它卫星上广播传送,所以这个菜单中还有一个卫星名称选项,可以在76.5°/138°/146°三者之间选择,这里选择76.5°,因为现在阳台上只有这个卫星方向上有一点空间。
本机高频头本振频率默认是11300,如果你的高频头就是11300本振的,其实上面的一些项目都不用设置,直接寻星即可,但恰恰手中就是没有个规格的,而都是双本振的,这也无妨,因为本机也支持双本振,且有22KHz信号,只要在高低本振栏中填入相应频率就可以了。试验了好多次,才知道只有按OK键使数字反白后才能更改新的频率,麻烦!去调天线吧,将上面的信噪比调到最大,后面的锁定变成YES就可以了。本机的信噪比显示比较准确,与F302+对比过,只差0.1dB。笔者所用的天线是0.45米的DX小耳朵,在阳台内隔防盗网收视,前方略有楼层阻挡,信号最大可调到11.3dB,信号还是有很大余量的,下中雨也能正常收看。此时直接退出就可以正常收看了,如果要扫描节目,也可以进入频段设定,将NIT展开,点“扫描”按钮,就可以将所有网络内的节目搜索下来了,按绿色键将搜索到的节目保存下来。
这里可能大家就明白了,为什么要在前面选择一下卫星名称,因为接收参数已内置好了,选择卫星也就是选择了接收参数,当然自己输入也不是不可以。本机作为专用机,可以收到其它普通的节目吗?试一下就知道了,输入有效参数后,可以有信号显示,但搜索不下来节目,看来真是专用机了。当信号锁定后,机内有一个绿灯亮起,相当于我们的信号锁定灯,这个LED在活动板上,标识为S2一D5(LOCK),是一个贴片发光LED,如果能将这灯设计在前面板上就方便多了。在主板上还有一个贴片LED,那就是靠近USB接口的D20,作用是复位指示灯。
人们一直说此机不稳定,极易死机,不过笔者的这台机器倒没有那么严重,只是偶尔出现死机现象,发热量也很小,是我用过机器中发热量最小的机器之一。关于机器背后的所有输出,经测试也都可以正常使用,包括HDMI、色差、光纤等,当然现在的网络接口还无法使用。画质差,确实如此,但不是所有的节目画质都差,也有十几个台清晰度还不错,作为一个老牌直播系统,华人能走到今天的确也不简单。画质差一个是与节目源有关,第二个与带宽也有很大关系。目前华卫在亚太2R卫星上租用两个54M转发器,三个频点,即38和58转发器垂直极化工作,38转发器又以两个接收频点转发,总共传送71套节目,其中含高清节目一套。从附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绝大多数节目都采用MPEG一4格式编码,但在有限的带宽内传达如此多的节目,码率显然不足,这是其画质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意思的是虽然绝大部分频道都已采用MPEG一4/CBS2,但38转发器仍采用MPEG一4/QPSK方式,使得普通数字机仍可以收到信号,且可以下载节目,更特别的是38转发器中的华人商业台采用了MPEG2常见的编码方式,普通DVB也可以收视,另外由于伴音仍采用MP2方式,有部分MPEG一4编码的免费节目,虽然我们看不到图像,但可以听到伴音,当然用F302+接收机可以收视,但对于CBS2格式的两个频点,则连信号也不能显示,当然也收不下来节目了。采用MPEG一2/QPSK的华人商业台,用普通接收机也可以收视,而则是免费的大爱台,F3可以正常收看,大爱台是MPEG一4/QPSK的,普通接收机将其列入广播频道,只能听听声音了,哪一天都转成MPEG一4/CBS2,声音也听不到了。
新版的CBS2格式调制信号,节目是什么分辨率输出呢?标清节目无外乎还是480P(N制),因为还有一个71松视HD试播,这个号称HD的节目真的是高清吗?在系统设定菜单中并没有找到相关的选项,输出设定中的选项很多,首先是模拟输出,这里有YUV和VGA两项可选,只有设在YUV输出上才有正常色彩的图像输出,视频制式则有PAL/NTSC/AUTO三种,因为原本节目源都是N制,我们就更没有必要将其改成PAL输出了。虽然图像比例可以设置成16:9和4:3,但实际并不起作用,输出一律是满屏,即在16:9高清液晶电视上收看,无论标清的4:3节目还高清的l6:9节目,均满屏输出,但最后一个松视高清仍不满屏,上下有黑边。右侧的光纤、同轴和HDMI三个输出都要选择到开的位置才能有有效的输出。如果您的机器这三个接口没有信号输出,不妨在这个菜单中检查一下是否将其打开。
根据我们开机画面的显示,它是一个1080i/60Hz信号输出,是不是真正播出的节目也是这个标准呢?我们随意截取了。一个节目的画面,根据电视机自动检测到的信号显示,图像输出格式为720P/60Hz,显然这是原480P标清倍线为720P输出的,而本系统中唯一的一个高清台,同样显示为720P/60Hz(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里就不上图了),由于它的清晰度比其它节目都要高很多,且是l6:9画面比例播出,我们没有理由说它不是高清节目,而且它至少是1280×720P的高清。由此可以推断:无论原来画面为何种分辨率,本机均以l280X720/60Hz格式输出,这也许是造成标清拉伸为16:9格式的原因之一。
我们来看一下本机的其它菜单功能:主菜单中的电视频道菜单,就是将其所有系统内的节目列出,并有明确的节目号、是否付费、接收频率、所属卫星及节目名称详细列出,字号大字体耐看。目前没有广播频道,故音乐频道这一栏内是空的。更多的项目集中在系统设定中:硬体设定界面,左侧都是一些硬件的开关,如高频头电源,USB接口等,下面的ABS—S、DVB—T等,由于硬件本身都不存在,即使打开也是没有用的,倒是SATA接口打开有些实际意义,但目前本机并没有开放硬盘录像功能。右侧则基本都是网络相关的设置,当前版本也没有开通网络的相关功能,设置项目倒是预留了。
时区设置则是相关时间的,默认为自动,此时从卫星下行信号上获取当前时间,GMT设置在+8上,下载的时间即为北京时间,此时间很准确,无论是开机还是待机,都在面板显示屏上显示,当然前提是开机有信号锁定并时间同步后才行,当然你也可以自己手动设置。语言设定是设置菜单语言的,本机可有英文及繁体中文两种可选。亲子锁设定还是很有用的,这个一定要设置,因为系统内可能会含有一些特殊的节目,设置好亲子锁后,想要收看这些频道,就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行。客户账户资料中记录了本机的一些信息:如客户账号,、芯片ID、账户开通信息等。其中客户账号是本机的身 份 证,这个ID有三处:菜单显示、机内主板标签显示、外包装上也有,三处三码合一才是正确的,也是今后报开、续费的根据。
再说一下本机的升级,买来机器时的版本是V0.96,官方网站上出现了最新的V0.97版本。下载得到的是一个压缩文件,解压后得到三个文件,将这个三个文件直接复制到U盘的根目录下,注意复制文件而不是解压后的文件夹,且U盘格式化为FAT32,本人曾试过读卡器插卡不行。将IP2000HD关闭电源后,U盘插入前面板的USB插孔中,再将本机通电,此时U盘指示灯闪烁,表明机器正在读盘,同时机器面板显示屏出现Boot字样,并出现类似现在DVD中读碟时的彩色光盘在旋转,又出现第二次Boot,后面依次出现Load,等屏上有显示时间、开机画面一切显示正常,将U盘拔下,升级结束。
升级完成后,我们就可以进入菜单来查询,此时版本号已是V0.97。有些资料讲,说升级过程中出现三次Boot,但本人升级只出现两次Boot,如果平时能显示那个彩色转盘,本机就更加漂亮了。升级前后两个版本对比,并没有发现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倒是笔者特别欣赏本机的频道字体,字号大且清晰,再上一张频道列表的图片:翻页选择节目也很快。
最后说一下本机的门限,刚好也探讨一下CBS2格式。前面说,目前亚太2R卫星上的华人直播共有丽个转发器、三个参数,前两个参数共用一个转发器,后两个接收参数内的节目都采用CBS2格式调制,而第一个接收参数则是采用QPSK方式,这样就为我们对比提供了相应的条件。在同等条件下,偏调天线至出现马赛克作为门限标准,第一组12405/V/30000参数门限是6dB,超过这个数值才能正常收看;第二组12435/V/15000参数的门限是4dB;第三组l2537/V/45000参数的门限是5dB。造成三组参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根据现有的资料分析,一是与纠错率有关,第一组是5/6,其它两组是3/4,二是与其调制格式有关,后两组是用CBS2,相对来说门限要低一些。从频道带宽与频道数量来看基本相当:第一组36M带宽压缩24个频道,第二组18M带宽压缩l3个频道,第三组54M带宽压缩34个频道,相对而言第三组频道少些,但第三组有一个高清频道,占的带宽大些。如此看来,CBS2格式与现行格式就效率而言基本相当,之所以华人在亚太地区首次采用,估计与全面防盗版与共享有关,关键是与现行格式不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