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AVS一路走来,有过彷徨也有过困窘,但最终代表着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AVS依然在技术上和产品上站住了脚,凭借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的优势地位和公平合理的“AVS专利池”统一许可模式,其完全可以全面解决困扰中国政府、运营商和产业界的知识产权问题,并为全球范围内协调标准和专利关系问题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随着2014年AVS+产品线的成熟,高清趋势的明晰以及AVS2的逐步推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AVS标准的国内和国际产业化道路也渐入佳境。
从2002年AVS工作组的成立直到2006年AVS标准的颁布,十多年来,众多企业前赴后继地参与到AVS的产业化和市场推广的过程中。从编码器解码器到终端接收芯片以及终端接收机,从研发到产品化,再到产业化,AVS的推动过程是比较艰辛的。为保障广电的播出安全,运营商以年为单位,进行各项指标的播出测试,在这同时,还面临着H.264以及MPEG-2等成熟国际标准的竞争,AVS最终依靠产品的低成本高可靠性,依靠为运营商提供的降低专利风险和提升频点资源利用率的实际价值,依靠为运营商发展用户提供了实质性帮助,以顽强的生命力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
但时代的演进却是如此迅速,针对AVS在广电行业高清数字广播需求上的特点,2012年3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联合发文共同成立“AVS技术应用联合推进工作组”,对AVS借高清和3D契机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达成了共识,并在同年4月形成了AVS+标准文本,同年6月AVS+获得专家组审核,7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颁布广电行业标准AVS+,为AVS+在广电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