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论坛
  • 4754阅读
  • 0回复

数字接收机故障检修五例 [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wscq72  
发帖
5
精华
0
金币
13
威望
0
贡献
0
好评
0
注册
2010-03-22
楼主    wscq72 发表于: 2010-04-16 15:00:01 
[例1]故障现象:一台海克威HIC-2000H数字接收机,面板显示正常,可切换频道,但接收不到信号。
分析与检修:该机面板显示正常,可切换频道,证明机内5V电源应无故障,在中频信号输入端子处测量输出的极化电压也正常。打开机盖,测量开关电源的各组电压,发现无30 V电压,其他各组电压正常,于是对该支路电源进行检查,该部分电路如图1所示。经查,电阻R10之前电路有电压,而R10之后无电压,证明R10已断路,进一步检查时发现30 V稳压管VD13短路,更换这两个元件后通电试机,R10、VD13严重发热,稳压管VD13再次击穿。再检查该支路的另外三个元件,发现整流后的第一只滤波电容C35已断路,更换该电容及稳压二极管后接通电源,30 V组电压恢复正常。经分析:该机30 V组电源支路采用典型的RC滤波电路,当滤波电路前面的电解电容C35断路时,C36充电后直接对R10放电,使R10过热烧毁

[例2]故障现象:一台中大WS———9618数字接收机无图无声,面板待机指示灯闪烁。
分析与检修:打开机盖,测量电源板各组电压,发现5 V电压约为3 V ,3.3 V电压约0.8 V,30 V、22 V、12 V组电压正常,断定可能是电压取样电路或5 V、3.3 V组电压支路有故障。该机开关电源取样电路与其他机型有所不同,采用对5 V、3.3 V两组主电源取样的方式,电路稍复杂一些,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决定先对5 V、3.3 V两支路进行检查。根据平时的检修经验,电源支路电容失效引起的故障较多,于是对5V、3.3 V支路中的6只电解电容进行重点检查,经查发现3.3V支路中的C11(1000μF/16V)已无充放电现象,更换该电容后各组电压恢复正常,通电试机故障排除。

[例3]故障现象:一台中大WS———9618数字接收机开机无图无声,面板无任何显示。
分析与检修:经查该机电源板各组输出电压均为0,断定故障应发生在交流电源输入端或以IM0380R为中心的振荡控制电路。先从交流电源输入端向后进行检查,测交流电源输入正常,桥式整流电路后的滤波电容C5两端有300 V电压,IM0380R启动端3脚无电压,经查启动电阻R4(200kΩ)已开路,更换该电阻后,再测开关电源各组电压恢复正常。但工作一段时间后,启动电阻R3、R4与D8严重发热,断定应是电容C8(10μF/50V)漏电引起的,焊下C8测量有充放电现象,但万用表表针摆动的幅度不是很大,用一只新的同规格电容比较,发现原电容容量已不足,更换该电容后再通电试机,故障排除。

[例4]故障现象:一台同洲CDVB3188C数字接收机只能接收水平极化节目,无法接收垂直极化节目。
分析与检修:数字机只能接收水平极化节目,无法接收垂直极化节目,有可能是高频头、传输电缆或数字机发生故障。更换一只新的高频头试收,故障依旧,在接收机的中频信号输入端子处测量输出电压约为22V,操作接收机在水平与垂直极化节目间进行切换,切换电压不发生变化,断定故障应发生在接收机主板上的LNB供电电路。打开机盖,找到该部分电路检查,未发现异常。焊下U9(LM317)测量,已击穿,更换该元件后再通电测量,输出电压已恢复正常,接上电缆,接收情况正常。

[例5]故障现象:一台高斯贝尔GSR-2001E数字接收机开机无图无声,过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而后反复自动停机、恢复。
分析与检修:根据故障现象判断可能是机内振荡电路元件变值,使振荡电路不能正常工作。检查振荡电路中的元件未发现异常,又更换晶振,故障依旧。后来对开关电源电路进行检查, 发现5V一组电源约为4.8V,考虑到5 V一组电源是为CPU提供工作电压的,对电源要求较高,认为故障可能就出在这里。于是检查LM7805输入端电压和周围元件,经查LM7805输入电压为7V,而连接在LM7805输入端处有一组电源输出,标注该组电压为8 V,实测电压值与标注值不符,检查该支路中的元件,发现C14(470μF/16V )已失效,更换后故障排除。分析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电容C14失效,使该支路电压降低,而LM7805输入电压过低则会使其不能正常工作,进而导致数字机发生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