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论坛
  • 19973阅读
  • 0回复

3.7V寻星仪升压电路的改进(扩流) [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stdzlqz  
级别: 高级会员
发帖
847
精华
1
金币
1390
威望
22
贡献
16
好评
12
注册
2008-12-13
楼主    stdzlqz 发表于: 2011-04-27 11:20:22 
前段时间按照刘佑红老师的教程做了一款3.7V的寻星仪,当时最难搞的就是3.7V升18V的问题,因为电压太低,费了不少事总算弄好可以用了,但用了额一段时间发现问题:

正常使用中34063发热比较严重,当在垂直(13V)下工作时还勉强可以,当水平(18V)时,工作时间不长,34063就会热得停止工作,手不敢碰!刘佑红老师是取的15V,可能会好一些,我考虑到水平极化的稳定性,以及加入功分器、切换器后的正常工作,没有取15V,而是18V。细算一下,18V的电流如果小于100MA还好,如果大于120MA(我有个普斯KU就近120MA),3.7V端的电流就会超过34063的标称值,这就是发热和不能正常工作的根源。

[attachment=167295]

鉴于如是原因,要想改进,必须扩流! 但由于输入电压太低,一般的扩流电路不能正常工作,三极管我就没有考虑,考虑用场效应管扩流。 于是在废电脑主板上找了个70T03的场效应管,测了下栅极驱动电压小于3V,可以用。在网上搜了个图纸:

[attachment=167296]

考虑到电压只有3.7V,甚至3V,加上内部三极管的结压降以及D1 4148的压降,估计再驱动场效应管是不可能了,实际制作也确实如此!于是改进电路,如图:

[attachment=167297]

这里加了一级8550三极管驱动,避开了34063内部发射结压降的叠加,把D1 4148换成压降较小的5819一类,这样可提高0.4V的驱动电压。 因为3.7V的电压本身就接近场效应管的栅极最低驱动电压,这0.4V也是很宝贵的。完成后实验,达到预期效果,其仅温热,电流上去了,且其最低输入电压3.2V的情况下18V,120MA可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