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来,卫星直播管理中心官网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变化:原本每月更新一次的直播卫星用户数数据,现在开始天天更新了。
2016年8月22日最新数据显示,直播卫星用户数已有9500多万,用卫星直播管理中心的话说,“破亿就在眼前”。
据统计,直播卫星用户数昨日为95,406,506,与今日的数据95,662,676相比,直播卫星用户日增长量为256170。
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直播卫星用户在2016年10月前将会破亿,并有望在2017年内,完成2亿有线电视未达到区域的卫星数字电视覆盖工作目标。
[b]坐拥上亿用户的中星九号,未来都有哪些计划呢?[/b]
[b]移动场景布局[/b]
此前,卫星直播管理中心已经在移动卫星接收领域布局多年,主要集中在飞机、轮船或火车等运营工具中。
2015年9月3日,国航CA1369航班的旅客通过中星九号,在旅途中实时收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直播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式。
除了航空之外,已有2万余艘远洋轮船和渔船安装了直播卫星移动接收系统,解决了广大海上作业的轮船、渔船收看电视的需要。
同时,卫星直播管理中心与中国北车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直播卫星高铁移动接收公共服务项目。
未来,直播卫星在继续扩大运营工具覆盖的同时,也有可能将拓展针对个人用户移动收视需求的服务产品。
[b]增值业务稳步推进[/b]
2016年7月22日,广电总局卫星直播管理中心召集多家广电局、网络公司在银川举办了直播卫星增值业务座谈会。
会议内容包括卫星直播管理中心介绍增值业务试点方案,并对增值业务的相关政策、法规、管理体制、业务模式、产品定位、价格策略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当然,卫星直播管理中心认为,积极拓展增值的服务,比如说付费频道。碍于所覆盖的区域是相对贫困的地区,没有用户愿意花钱,加上新媒体这么多,电影和电视剧都可在网上免费下载,所以付费频道需要谨慎考虑,如果有适合农村老百姓的节目才会上。
[b]一体化: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b]
根据广电总局十三五科技规划,直播卫星中星九号要积极应用国内创新研究成果,建立提供卫星融合媒体服务云平台,推进卫星向新一代技术体系演进,积极开展直播卫星推送转播、双向互动、应急广播、智能家庭的业务,创新直播卫星的业务形态,这是“十三五”中非常重要的目标,也就是说直播卫星方面,不仅仅局限于目前的应用,要进一步扩展应用范围和空间。
同时,也要求要统筹有线、无线、卫星的协调发展,提高广播电视的含量、视频内容、融合媒体创新业务的承载能力,推动有线、无线、卫星一体化以及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支持移动、宽带、交互、跨屏、广播电视融合的发展。
[b]新一代直播卫星高清机顶盒明年4月推出[/b]
四代机顶盒将于2017年4月正式推出市场,逐步对已有市场进行换代升级。
四代机是户户通第四代直播机的简称,其设备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跟三代机有较大的区别,其搭载了智能化操作系统,采用的是全高清标准。
其配置如下:
海思HI3716DV100(集成北斗定位芯片)
CPU:四核ARM Cortex A7
GPU:四核Mali 450
RAM:512MB
ROM:512MB
操作系统:TVOS2.0
据了解,第四代终端将采用北斗芯片获取终端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同时以安全的方式从前端系统获取所要求的终端安装位置信息,即电子围栏信息。
然后对终端的位置信息与所接收的电子围栏信息进行安全的比较,形成对终端是否安装在直播卫星服务区进行正确判别,还能够将这种判别的结构与终端解扰机制结合起来,达到对终端定位管理的目的。
[b]搭建电视政务平台、集聚行业用户[/b]
目前,直播卫星已经与国家林业局合作,对农村林场进行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可以通过平台来实现这个目标。
和供销总社等等部门合作提供涉农的服务,为农村用户提供很多政府的服务信息。包括远洋,在渔船上播报远洋的海浪的信息、天气的情况,包括渔业的一些渔汛等等。
另外,很多的行业用户是非常分散,看电视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比如石油公司的钻井平台,未来会通过合作,能够利用直播卫星为它的海上的钻井平台提供广播电视以及一些推送的服务。
中星九号原本是为解决有线未通达地区,老百姓收看电视难的公益服务。随着社会发展,广电总局也意识到,公益化服务与市场化运营并存,更加有助于彻底解决大众看电视难的问题。
近些年来,广电总局卫星直播管理中心也为市场化运营做了很多准备,但受到政策等种种原因的限制,推进进度较为缓慢。笔者认为,在符合规定的地区继续推广公益化服务,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在符合规定的地区开展付费收视的服务,与有线电视、IPTV共同竞争,有竞争才有进步。
超哥报价转自卫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