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论坛
  • 44967阅读
  • 0回复

一位业内“牛人”对LCD display驱动IC的总结,非常精彩! [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admin  

级别: Admin
发帖
4665
精华
9
金币
1066
威望
33
贡献
187
好评
97
注册
2008-01-05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08-01-11 11:17:11 
[hide=1] Realtek:  
公司以scalar产品为起家(以前网卡新品霸主8139等),其scalar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在VGA和DVI上比较有优势,其小尺寸方案2033B在2005-2006年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后来逐渐被后续的新品抢走了市场,主要的对手有MSTAR:718系列,Novatek的:5822系列,genisis:8152系列。产品欧洲方面开发比较缓慢,所以基本上所有的产品不支持丽音和图文。深圳代理商GMI。
VGA:      
RTD-2023L+2120(51MCU):
组成的VGA方案成本能够控制到26RMB(2023L:1.3$,2120:0.5$).
成本低廉,性能稳定,软件开发快速,硬件体积小。
DVI:      
RTD-2525L+2120(51MCU)
组成的DVI方案成本可以控制在28RMB(2525L:1.5$,2120:0.5$).
成本低廉,性能稳定,软件开发快速,硬件体积小。
小尺寸TV(15-21):    
RTD2033V+2120(51MCU)+2612+PHILIP TDA9886+中频头
成本可以控制在95RMB(2033V:1.6$,2120(MCU):0.5$,2612:1.7$,9886:1.2$, 中频头:1.8$)2053V是可以接DVI接口(比2033V贵0.4$),与2033PIN兼容。
这种方案,图像质量一般,但是成本低廉,国内市场出货比较多(部分厂商产品搭配TECH well公司 9011decorder)
中大尺寸TV:
其scalar 2533V可以支持到1080P,但是其配合的RTD2620 decorder虽然支持到1080p,但是图像质量和3D滤波器性能一般,市场比较难推展。加上目前方案基本上都是集成一路AD,所以AD+SCALAR方案逐渐难以在市场上生存。
Mstar:  
Mstar作monitor芯片出身,其公司产品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单芯片方案,目前推行的比较成功,Monitor产品逐渐推出Mstar公司的重点,其主推TV方案。
Mstar原厂主要支持国内一线大厂(长虹,TCL,海信,海尔等)。其二线及其设计中心主要靠国内代理商完成,目前代理上有深圳北高智(代理和技术支持能力最好),友尚电子,宏成(主要自己销售板卡)。Mstar控制价格,所有价格由原厂决定,代理商在价格上决定权利比较小,所以合作价格很灵活。

Monitor:

不做介绍
小尺寸TV(15-21):

718A(718B):
这个方案在2006年3月-2006年11月非常的火爆,到处都知道718A,其产品主要定位在低端产品,2D滤波器,图像质量可能稍微优于Realtek的2033V(各有优缺点)。低成本方案。
718欧洲版本需要使用MPS3415(3.8$),如果使用此方案档次上不是很协调,性价比不高(比起PHILIP TDA????中频方案,整体方案销售价格才160¥)。
国内:718A+高频头,(718A:4.1$,高频头:5.0$)成本可以控制在15-16$左右。
欧洲:718EU+高频头+MPS 3415(718A:4.1$,高频头:5.0$,MPS3415:3.8$)成本在20$-21$

中尺寸TV(23-32):
9e19:
目前市场炒作的比较火爆,一线厂商基本上都上了此方案,目前集成decoder,HDMI,mcu,2D滤波器,NICAM/AUDIO processor,支持SXGA(1280×1024)/WXGA+(1440×900),支持VOG画中画功能。
9e19+TDA 7265(9e19:10$,TDA7265:0.45$).整体成本在22-23$。
从起成本上看,此方案主要在23-26寸,成本优势明显,但是其模拟信号支持上仍然采用2D滤波器,图像质量(CVBS,YC,YPbPr)上用于23-26寸上能否获得市场上的接受只有等量产检验。
2007年1月demo,估计2007.5月能够芯片成熟。估计在2007.7-9月市场稳定。

中大尺寸TV(32-47):

9e89:
与9e19相同的境况,一线厂商基本上都上了此方案,目前集成decoder,HDMI,mcu,2D滤波器,NICAM/AUDIO processor,支持1080p,支持VOG画中画功能。目前
9e89+TDA 7265(9e19:14$,TDA7265:0.45$).整体成本在36-40$。
此方案主要在32-47寸,成本优势明显,其模拟信号支持采用3d滤波器,图像质量(CVBS,YC,YPbPr)比9e19应该有所提升,其运动补偿上支持不好,目前1080P支持不是很好。
(有9e89A(宏成已经量产,但是此芯片高低温比较难过,1080P支持不好,以后主推的为9e89B),9U89为其功能简化版本。
2007年1月demo,估计2007.6月能够芯片成熟。估计在2007.8-9月市场稳定。

Mstar以上两款芯片(9e19,9e89)成本优势非常明显,图像质量比起Genesis,PWM,Trident有一定的差距,只能够做中低端市场,在2-7$成本优势是否能够获得市场的承认(图像品质)还需时间的检验。

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为Trident AX32系列(9e19),WX(UX)针对9e89。
Trident:  
Tradent是一家发展非常迅速的方案厂商,现在成长为出货量第一大供应厂商(国内市场主要中低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没估计在2或3位,但是国外客户出货市场温居第一)。
2006年,CX32(中低端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成功,泰鼎方案以图像色彩好尤其静态画面颜色再现能力,业界第一,Trident表现能力非常的出色,高端产品运动补偿技术采用PHILIP的核心(购买的,每一PCS IC大概增加2-4$)。具体效果如何等待WX芯片的表现能力。

TV方案,主要大尺寸,目前的AX(CPU FLASH,集成HDMI,decorder, audio processor)低成本方案,图像质量是泰鼎的优势总成本在20$(芯片10$),同时支持画中画功能。

CX32:

支持WXGA panel,输入信号支持1080i信号,具有Ypbpr,VGA,S-video,HDMI输入,支持scart,图文。
CX32+MPS3415(丽音)+Si9011(HDMI)+RAM+T5BS4-9999(16位MCU)+Flash(39VF088):(CX32+Si9011+MCU=13.1$)整体成本可以控制在30-31$.
图像质量品质比较好,在2006年出货量相当的大。其缺点就是集成度不高,外围设计比较复杂,调试起来困难比较大。2007年7月准备停产

AX32:

AX32为低端产品,Trident准备在2007年5月份量产,主要针对的32寸以下的产品,此产品为单芯片方案,集成MCU(51MCU),Video decorder,Audio switch &Processor,支持HDMI,VGA,Ypbpr,CVBS输入,丽音,图文,VOG画中画等功能。
此芯片只需要外挂一个DDR,flash就可以完成系统的架构。
整体成本估计可以做到20-22$左右。比起9e19估计会贵1-1.5$,图像质量应该是比较好的。
WX 68(PX,LX,UX):

此方案架构WX,PX,LX,UX可以采用同一个PCB,只是不同的软件,可以做到兼容,这四个芯片针对高端,中端,一般市场,但是目前WX与UX(PX,LX)成本相差不大,所以可能主推WX系列.
WX:集成Video Decorder(包括Ypbpr,VGA),HDMI,1080P,购买philip 运动补偿内核。全套成本下来40-42$

比起mstar贵1-2$,但是性能在Analog超越mstar很多



现在市场上买平板电视产品,大部分人还停留在看屏和接口及功能的阶段,但很多时候大家并不知道真正对图象的最终质量起到关键作用的主芯片的型号.这里对现在主流的几家公司的产品做下介绍,如果有不完整的请楼下的补充,尽量做到客观公正,但难免会有所偏颇请谅解.

现在主流的中大尺寸用的平板芯片分几大阵营:日本,欧洲,美国,中国台湾
日本产的中大屏幕用芯片主要有以下3家:
RENESAS:日立和三菱的合并成的新公司,主要做中低端的平板电视主芯片,用量最大的是日本船井,在SHARP的部分低端机型上也有采用,比如32寸的机型,最近也有推大尺寸的产品,但不成熟.
PANASONIC:松下的芯片主要是松下自己采用,其他公司基本没有用松下芯片的,效果不错,但整体成本比较贵.
SONY:SONY在自己的高端XBR系列里用自己的WEGA系列芯片,其他的中大尺寸都采用泰鼎(TRIDENT)的高端系列主芯片.

欧洲产的芯片重要有2家:
NXP:原来的PHILIPS,主要是PHILIPS自己采用,特别是高端的PIXEL PLUSIII,但PHILIPS主流的平板电视也是主要采用美国泰鼎TRIDENT和GENESIS的芯片了.
MICRONAS:主要在中尺寸上,比较有名的是在SAMUSNG的中低端型号上使用的比较多.

美国产的主要有3家:
泰鼎TRIDENT:主要生产中高端的产品,高端型号主要被SAMSUNG,SONY,SHARP,PHILIPS,WESTEL等采用.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约27%.
GENESIS:做MONITIOR起家,平板产品线比较齐全,特别在中低端市场占有率比较高,全球市场占有率约23%,不过由于中低端市场被台湾品牌侵占,最近2年市场占有率一直在下降.
像素科技PW:PW以前主要做投影市场,曾经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但从2005年起一直没有新的产品推出,所以现在已经退居2-3线了.

台湾主要芯片厂家有2家:
第一家是鼎鼎有名的MTK:MTK以做DVD出名,然后开始在广东做贴牌手机用主芯片,MTK的产品以价格低,开发速度快取胜.在中低端市场占有率一直在上升.其低端数字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有率号称排名第一(非官方数据).
第二家也是非常有名的公司MST:MORNING STAR,这是一家台湾做MONITOR起家的公司,按其网站介绍其也为台湾军方做图象处理类的军事产品(估计类似于雷达图象分析,监控等图象处理芯片)感觉一直在和GENESIS打架,从2002年起开始有做电视产品,从低端开始,主要以价格取胜,一直是国内厂家选用的成本最低的产品.所以在大陆的市场占有率很高.

从上面看出来,在大陆市场上能买到的主流的芯片主要有:泰鼎,GENESIS,PW,MTK,MST,而其中又以MST,泰鼎TRIDENT,GENESIS最为常见.各家主要的特色介绍如下:
MST:以中低端的产品为主,主要产品有MST9E19(32寸以下,但有部分国内企业用来生产37寸,甚至42寸),MST9U89(32-42寸,有部分做到50寸),MST5151(主要做小尺寸,但有公司做到32寸,图象效果.......呵呵,不好评价啊),特点:价格比较低,一般是促销机使用的机芯平台,图象比较干净,噪声比较小,但图象没有层次,由于DECODER的关系图象整体偏绿,整体感觉发闷,没有景深.几乎国内的主流厂家都有采用其产品,比如:海信,XOCECO,CHANGHONG,SKYWORTH等,国外厂家暂时没有采用其芯片.
TRIDENG:主要生产中高端平板芯片,主要系列包括:SVP-CX(37寸以下),SVP-PX(37寸以上1366屏),SVP-LX(40寸以上1080P屏),SVP-WX(支持120HZ,支持ME/MC运动补偿功能),其主要特点:图象层次好,景深好,颜色比较鲜艳,支持动态图象处理,但底噪声比较大,价格贵,整体成本高,国内厂家采用的比较少.主要采用的厂商有:SONY,SAMSUNG,SHAPR,PHILIPS,HISENSE,XOCECO,KONKA等.
GENESIS:从低端到高端产品线比较全,主要的系列是CORTAZ LITE(32寸以下,有部分厂家做到37寸), CORTAZ PLUS(32以上,中端产品), CORTAZ ADVANCE(40以上,1080P产品系列),其主要特点:图象干净,特别在小角度锯齿的处理上有独特的技术,感觉图象整体感比较好,在高清下层次,色彩都比较好,但DVD的效果一般,图象动态处理能力不是很强(比如动态对比度,APL等),全球多家厂家有采用其产品:主要包括:LG,TOSHIBA,海信,XOCECO,TCL等


第一次发表芯片相关的文章,欢迎拍砖,就象买电脑你会跳CPU是INTEL和AMD一样,以后买电视你也可以问下销售员用哪家的主芯片了,虽然芯片整体成本只差几个美金到10多美金,但现在国内现在大家一直谈降价,所以为了成本的原因,有的厂家只能用小马拉大车了,这也是被市场逼的,比如SONY去年就从台湾AOC OEM了部分电视,大家会发现是福建冠捷产的,价格是低了,但效果就....哎.今天很晚了,先谈这些,欢迎各位DX批评指正,谢谢![/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