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人来说LCD并不陌生,但是很多人对LCD的具体性能还是不怎么了解,而且有些概念还比较模糊,甚至于有些似是非是的观点也有很大的市场。发言人水平不够,对有些观点也不是很清楚,于是痛下决心,恶补一通LCD基本知识,作为学习的心得,拿来与各位朋友分享,由于水平有限,错处难免,欢迎大家指正,本人一定虚心接受大家的批评。
随着LCD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加上价格的下降,加速了LCD普及的速度,一年间,市场上已几乎是LCD的天下了,从15寸、17寸、19寸、19寸宽屏、20寸、20寸宽屏、21寸、22寸、22寸宽屏、23寸宽屏,24寸宽屏,甚至于30寸也登台亮相了,价格也是一降再降,一时间LCD成了最热门的话题,但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产品,还是有很多的学问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液晶显示器有很多重要的指标,比如面板、接口类型、亮度、点距、对比度、响应时间、分辨率、刷新率、可视角度,亮点、坏点等。
1》 首先我们从面板开始,市场上现在热门的面板,面板类型大致可分为VA、IPS和TN三类,它们因各自所采用的材料和结构的差异,其特点也不尽相同。
(一)VA类面板是现在高端液晶应用较多的面板类型,和TN面板相比,8bit的面板可以提供16.7M色彩和大可视角度是该类面板定位高端的资本,但是价格也相对TN面板要昂贵一些。VA类面板又可分为由富士通主导的MVA面板和由三星开发的PVA面板,后者和前者的关系是继承和改良。
富士通的MVA技术(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技术)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广视角液晶面板技术。该类面板可以提供更大的可视角度,通常可达到170°,改良后的VA类面板可视角度可达接近水平的178°,并且响应时间可以达到20ms以下。通过技术授权,我国TW省的奇美电子(奇晶光电)、友达光电等面板企业均采用了这项面板技术。
PVA则是三星独家推出的一种面板类型,它在富士通MVA面板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是一种图像垂直调整技术,该技术直接改变液晶单元结构,让显示效能大幅提升可以获得优于MVA的亮度输出和对比度,早期的PVA响应时间和MVA一样都是25ms。去年三星在PVA基础上又延出改进型S-PVA,可视角度可达170度,配合加压芯片,S-PVA的响应时间已经提高到灰阶水平,而对比度超过700:1。
(二) IPS型面板:IPS面板,最大的优势在于色彩还原的准确,因此在几乎所有的专业或准专业液晶显示器上我们看到的都是IPS面板。突出特点是可视角度大、色彩亮丽、画面细腻,目前应用于显示器的主要液晶面板类型之一。IPS型面板是2001年由JP日立首先推出的,它利用液晶分子平面切换的方式来改善视角,利用空间厚度、摩擦强度并有效利用横向电场驱动的改变让液晶分子做最大的平面旋转角度来增加视角;在商品的制造上不须额外加补偿膜,显示视觉上也能达到较高的对比度。在视角的提升上可达到160度,响应时间缩短至40ms以内。所以IPS型液晶面板具有可视角度大、颜色细腻等优点,看上去比较通透,不过响应时间较慢和对比度较难提高也是这类型面板一个比较致命的缺点。而第二代的IPS面板,即S-IPS面板则引入了新技术来改善某些特定角度的灰阶逆转现象。现在市场上采用这类面板的产品有:苹果M9177、 明基FP2092等
(三) TN型面板:TN全称为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面板,突出特点是成本低、响应速度快、可通过贴上广视角补偿膜得到较大的可视角度,这种类型的液晶面板应用于入门级和中端的产品中,价格实惠、低廉,被众多厂商选用。在技术上,与前两种类型的液晶面板相比在技术性能上略为逊色,它不能表现出16.7M艳丽色彩,只能达到16.2M色彩(6bit面板)但响应时间容易提高。可视角度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可视角度不会超过160度。现在市面上采用这类面板的LCD占了9成.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观点,认为面板并不重要,16.7色和16.2色面板表现区别也不大,但作为朋友,我提醒你一下,面板在一部LCD中,占了大部分的成本,一块好的面板,是一台LCD表现好坏的关健因素之一,而且是最关健的一个因素,如果有人对你说"16.7色面板和16.2色面板区别不大",那他就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大家可以把16.7色和16.2色面板的LCD摆在一起,一定会让你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再说,如果16.7色面板和16.2面板没有区别,那为何有些国际大厂,偏要把自己16.2色面板的产品,标称为16.7色面板呢?。
2》现在我也常常听到有很多朋友反映,DVI接口和VGA接口区别不大,但这是不是事实呢?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全面的来看看LCD的2种接口类型,那就是VGA与DVI接口。
先来看看VGA的情况,VGA的英文全称是Video Graphic Array,即显示绘图阵列。VGA支持在640X480的较高分辨率下同时显示16种色彩或256种灰度,同时在320X240分辨率下可以同时显示256种颜色。VGA由于良好的性能迅速开始流行,厂商们纷纷在VGA基础上加以扩充,如将显存提高至1M并使其支持更高分辨率如800X600或1024X768,这些扩充的模式就称之为VESA(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视频电子标准协会)的Super VGA模式,简称SVGA,现在的显卡和显示器都支持SVGA模式VGA接口就是显卡上输出模拟信号的接口,也叫D-Sub接口。VGA接口是一种D型接口,上面共有15针空,分成三排,每排五个。VGA接口是显卡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接口类型,绝大多数的显卡都带有此种接口。工作原理,是计算机内部以数字方式生成的显示图像信息,被显卡中的数字/模拟转换器转变为R、G、B三原色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到显示设备中。对于模拟显示设备,如模拟CRT显示器,信号被直接送到相应的处理电路,驱动控制显像管生成图像。而对于LCD、DLP等数字显示设备,显示设备中需配置相应的A/D(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在经过D/A和A/D2次转换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图像细节的损失。
现来看看DVI接口的情况DVI全称为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是1999年由Silicon Image、Intel(英特尔)、Compaq(康柏)、IBM、HP(惠普)、NEC、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共同组成的数字显示工作组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推出的接口标准,是Digital Visual Interface的缩写,其外观是一个24针的接插件。DVI接口有多种规格,分为DVI-A、DVI-D和DVI-I,是专为LCD显示器这样的数字显示设备设计的。传输模拟信号的过程中,首先要在计算机的显卡中经过数字/模拟转换,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传输到显示设备中,而在数字化显示设备中,又要经模拟/数字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显示。在经过2次转换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信息的丢失,对图像质量也有一定影响。而DVI接口中,计算机直接以数字信号的方式将显示信息传送到显示设备中,避免了2次转换过程,因此从理论上讲,采用DVI接口的显示设备的图像质量要更好。另外DVI接口实现了真正的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免除了在连接过程中需关闭计算机和显示设备的麻烦。所以,现在很多液晶显示器都采用该接口。